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吴娟娟
“光大系”研究所、基金公司迎来重要人事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8月21日,研究所宣布,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正式卸任,研究所日常工作由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负责。
高瑞东卸任之后,或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总经理。不过,任命待完成公司内部程序并获监管批准后方可生效。今年4月,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刘翔离职,副总经理贺敬哲代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王一峰拥有约20年金融从业经验,曾多次荣获新财富、水晶球、Wind等最佳分析师奖项。2023年四季度,时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高瑞东升任所长,时任所长助理王一峰升任副所长。
高瑞东或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高瑞东是当前中国金融证券领域一位备受关注的学者型管理者,先后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研究和机构销售两手抓,是光大证券内部培养的投资管理干部。
公开资料显示,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高瑞东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有着深入且系统的见解。他致力于构建严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并坚信“宏观经济可预测”。他曾在2021年初提出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的观点,预判了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和大宗商品周期的来临。他也非常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改革(如科创板深化改革的措施),以及培育“耐心资本”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解读。
对于重要的市场事件,他也能及时给出专业分析。例如,在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时,他将其称为“中国版平准基金”,并解读其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引导长期投资的重要作用。
业内多位基金公司高管出自券商研究所
光大保德信基金为光大证券控股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光大保德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4月,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人民币。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791.36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位居行业第68名;非货币基金规模为609.29亿元,位居行业第65名。
从产品结构看,光大保德信旗下基金以债券基金为主,债券基金二季度末规模达到511.50亿元,在非货币基金中占比超80%。此外,量化投资也是光大保德信基金长期耕耘的领域。
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光大保德信基金总资产为16.51亿元,净资产为14.46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净利润为0.47亿元。
目前光大保德信基金部分高管出自光大证券。例如,2021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现任总经理兼子公司执行董事(代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的贺敬哲,此前担任光大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202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现任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的龚俊涛,此前担任光大证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从全行业来看,除光大保德信基金之外,还有不少基金公司的高管出自券商研究所。例如,现任南方基金董事、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莉,此前担任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胡雅丽,此前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海富通基金前任董事长路颖曾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长达10年,如今调任证券研究所所长;此外,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来自研究所。
业内人士表示,在券商体系中,作为“卖方”的研究所与作为“买方”的基金公司,都致力于二级市场的投资研究,话语体系相通。券商研究所所长调任基金公司担任高管,有助于提升基金公司的研究及投研能力,助力基金公司投研一体化建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