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长郡斑马湖中学有学生通过“问政湖南”反映,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该学生称,学校是中考、高考考点,本身已配备先进的AI智能监控设备,部分班主任在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于教室安装监控设备,实属多余。
对此,长沙市教育局回复称,学校确实存在个别班级自行安装监控的情况,已责令立即拆除设备。
公共场所不容“私装监控”,已是共识。今年4月正式实施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特别强调,除了政府有关部门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也就是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之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安装。在教室已有统一监控的状态下,部分班主任自行安装,显然不符合规定。
换言之,哪怕是学校根据规定安装的公共监控,也应该做好备案、监管,查看和管理权限不能握在班主任个人手里。这不仅仅因为班主任可能将监控视频用于教学管理之外的事项,也存在管理不善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教育局“责令拆除”多天后,该生再次留言称监控仍未拆除,整改毫无进展。为此,教育局不得不督促学校安排专人进行拆除。从这种“反复”中或许也可以看出,涉事学校及相关教师,对自行安全监控的行为认知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没准还觉得是反映问题的学生“错了”。
班主任自行安全监控,出发点可能是为了便于管理,日常查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尤其是违反纪律的情况。但是在便捷管理和学生隐私之间,仍有一道边界需要坚守。那种无时无刻不被“盯着”的感觉,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进而影响学习状态。
此前,教室是否应该装监控,也曾引发热议,一些地方的学校、家长和学生还曾就教室装监控的利弊展开激烈讨论,后来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共识:公共监控可以有,但是视频查看、存储和利用的权限必须严格管理。至于在已有公共监控的情境下,还私自安装监控,实在缺乏理由。
在教育局已经明确责令拆除的情况下,学校就应该果断处理,不能拖拖拉拉。同时还需提醒的是,后续要保护好这位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能让他在学校、班级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近年来,因监控视频泄露引发的舆情事件多有发生,当监控设备越来越发达,安装使用越来越便捷,人们的摄像头焦虑也愈发强烈,对监控设备会下意识抵触和不安。必须认识到,装监控是一件严肃的事,需要合乎监管规定、兼顾各方利益,达成安全守护、便捷管理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