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会议期间,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与新浪财经等进行对话。
刘二海深入阐释了当前全球化的新特征与中国企业的关键角色。他指出,全球化已从过去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强调股东利益优先的模式,转向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生而全球化”新阶段。这一转变的核心动力在于中国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如AI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本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视。
刘二海以实际案例说明“生而全球化”企业的运作模式:例如愉悦资本投资的智能短途出行品牌LEMMO,其设计研发在中国完成,生产环节分布在匈牙利和波兰,销售市场则聚焦欧洲,展现了从创立之初就进行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此外,在拉美布局的智能物流仓储、美国的快递公司等投资,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供应链与市场策略的新思路。
他强调,中国持续的工程师红利是支撑全球化进阶的重要基础。“回顾一下中国的工程师,中国每年毕业的学生,1000万到1500万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可能大家不一定有印象,北欧四国加在一起也就3000万人,北欧这四国加在一起,一个国家可能就是600万到1000万人。我们一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于他们一个国家的国民,那你当然如果有一部分,比如100万200万,充实到这个工程师团队中,那就是相当强的能力,就是说你能管理不只是一二百人,而是一两千人,一两万人的研发队伍,能够规模化进行研发。那其他国家团队没法赢过你,所以这是我觉得全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刘二海表示,尽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实际上是下降了,但是对于新兴市场,不管是拉美、中东还是中亚,还是中东欧地区,都在迅速的增加。
在技术层面,他特别提到AI开源技术(如千问、DeepSeek等开源模型)为全球化提供了安全、可信赖且普惠的技术基础,有助于中国企业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并推动本地化创新生态的构建。“所以未来10年到20年,对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会是一次巨大的浪潮。”他总结。(罗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