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第二次会议在青岛召开,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政党在行动”为主题,中亚五国20多个政党领导人等约150人与会。中联部部长刘海星指出,此次会议是落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元首共识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愿与中亚政党携手推进共同现代化。
会议期间,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副议长拉希姆·哈基莫夫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深度解读中乌合作密码。从政党对话的核心价值到“中国-中亚精神”的时代内涵,从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与乌国家发展规划的契合点,到复杂局势下的风险应对之道,拉希姆·哈基莫夫逐层展开论述。
谈及民生与合作前景,拉希姆·哈基莫夫透露,中国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产品在乌广受青睐,2024年乌超99%进口电动汽车来自中国,农业机械更占据当地较大市场份额。未来五年,双方在数字基建、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乌方也期待与中国深化协同,共筑命运共同体。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副议长拉希姆·哈基莫夫。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以下为采访实录:
澎湃新闻:贵国政党长期参与中国—中亚政党交流,此次出席对话会第二次会议,最关注的议题是什么?您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政党对话在夯实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根基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拉希姆·哈基莫夫: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政党交流是巩固双方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推动区域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我国政党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政党间的对话与合作,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背景下,政党对话在夯实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根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党交流不仅是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发动机”,更在凝聚区域共识、应对共同挑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今年6月于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六国元首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签署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进了多项合作项目。本次对话会正是落实这些元首共识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区域合作提供了有效平台。
在本次对话会中,我特别关注交通和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这些基础领域的合作不仅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将带动人文交流、绿色经济等更多领域的协同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重要动力。中亚五国与中国已经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必将对中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坚信,通过政党对话这一重要机制,中国与中亚国家必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繁荣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澎湃新闻:今年6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中亚精神”。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中亚精神”?
拉希姆·哈基莫夫: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交往中,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优良传统。从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这种历久弥坚的友好关系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为例,两国关系已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去年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举行重要会谈,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目前,两国贸易额已达140亿元,相互投资额累计约100亿美元,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双方务实合作的高质量。
“中国-中亚精神”正是对这种深厚友谊与紧密合作关系的高度概括。这一精神既传承了历史友好交往的宝贵遗产,又赋予了新时代合作共赢的新内涵。它不仅体现在中国与中亚各国持续深化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中,更转化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这种精神已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党理应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挥政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还要将这种成功的合作模式拓展到亚洲更广阔的区域,通过构建更为紧密的区域发展伙伴关系,共同促进亚洲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澎湃新闻: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作为中国的友好政党,您对全会的哪些决策和论述最为关注?为什么?
拉希姆·哈基莫夫:本次全会的成功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其制定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关乎中国未来发展,也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在外交领域始终秉持睦邻友好政策,坚持尊重各国主权、支持周边国家发展的立场,这一主张值得赞赏。
值得注意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提出的“2030年前国家发展规划”与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在核心理念上高度契合。两国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农业现代化等创新领域,乌兹别克斯坦与整个中亚地区都对中国规划中提出的发展路径抱有浓厚兴趣。
通过深入学习“十五五”规划,我们更加确信中国与中亚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尽管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体量较小,去年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但我们的发展与中国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必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跃升的成就令人钦佩。乌兹别克斯坦完全支持中国落实“十五五”规划的各项既定目标,相信这一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度。
澎湃新闻:看到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克服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跃升,贵党认为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应如何通过政策协同共同抵御外部风险?
拉希姆·哈基莫夫: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国家需要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协同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首先,应充分发挥现有国际合作平台的协同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以及政党对话会等平台为各方深化战略沟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像在西安和撒马尔罕成功举办的地方合作论坛等区域性平台,也为促进地区间务实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更广泛的全球层面,我们还可以依托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加强协调配合,通过相互支持来有效抵御外部风险,确保各自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持续深化人文交流。今年两国实施的互免签证政策为促进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类举措必将对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联系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应当继续拓展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双边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最后,要着力提升双边合作的战略协同性。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双方应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通过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安全、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区域合作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这些协同举措,中国与中亚国家必将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澎湃新闻:展望未来五年中国—中亚合作,贵党认为最具突破潜力的合作领域是什么?
拉希姆·哈基莫夫:展望未来五年中国与中亚合作,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领域最具突破潜力:
在经贸投资领域,交通物流、路桥建设、绿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等传统合作项目将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合作将迎来重要机遇,特别是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值得关注的是,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正展现出独特价值。中国在科学与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乌兹别克斯坦期待在高等教育等领域借鉴中方先进理念,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
关于中国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表现,中国的智能手机品牌凭借其技术创新优势,在当地市场广受欢迎,部分品牌更已实现本地化生产。此外,中国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产品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建筑行业,中国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应用同样备受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领域的技术合作。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产业,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注意到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众多国际专利技术,这些都将为两国农业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我们欣喜地看到,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合作态势。未来,我们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在创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合作新领域,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