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私有化后的复星旅文正积极探索轻资产之路。
11月28日,界面新闻从“复星旅文2026产品观”大会上获悉,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简称“复星旅文”)首次系统发布三大核心产品线:超级度假村、超级度假区以及超级文旅Mall。
其中,“Hi·重庆”作为超级文旅Mall国内首个落地项目,由复星旅文与重庆保税港绿创投资集团联合打造,总体量达50万平方米,位于两江新区空港保税港区。
据界面新闻了解,该项目规划包含一条7万平方米的巴渝文化沉浸式主题街区,一座近3万平方米的国内首个“森林嘉年华”室内主题乐园,一个1万平方米的未来宇宙科幻主题沉浸式体验空间,并设有室内冰雪乐园、萌宠乐园、飞行影院等多元业态。项目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开业。
复星旅文CEO鲍将军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今年1月份担任CEO以来,其一直在梳理复星旅文的新战略,从6月到9月底,才基本明确复星旅文要聚焦度假,要成为全球第一个度假品牌。
首先,超级度假村围绕国内业态单一、观光为主的景区痛点,依托全球度假领导品牌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75年产业积淀,为传统景区提供一站式度假转型解决方案。
比如Club Med地中海白日方舟·杭州龙坞度假村,为国内第三家地中海·白日方舟,由复星旅文与西湖文旅集团联合打造。
项目以宋式典雅为建筑风格,在室内融合法式浪漫的国际化设计,同时将开设全球首家以“西湖龙井”为主题的Club Med新中式茶馆,并推出多种茶元素家庭体验,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茶的美学,也以地中海的法式风情诠释人文杭州。
鲍将军告诉界面新闻,“这个产品线的选址是全球性的有目的地的城市,到2035年,这条赛道我们会做到100家,主要是阳光村,有阳光有沙滩。”
第二个产品线超级度假区则面向国内核心旅游城市,立足三亚·亚特兰蒂斯、太仓阿尔卑斯等项目经验,通过国际化IP加持、创新内容打造与多业态深度融合,形成沉浸式的主题度假综合体。
“也就把酒店放到度假区去。”鲍将军向界面新闻表示,国内有55家国家级度假区,有400多家省级度假区,但往往在度假区找不到比较合适的酒店。另外,景区与酒店之间是割裂的,复星旅文发现了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用酒店驱动度假区跑得更好。
“我们希望在2035年能做到20家(超级度假区),这是复星旅文的战略。”
鲍将军认为,复星旅文第一个产品线(超级度假村)解决的是全球游的问题,超级度假区解决的是城市周边游的问题。
第三个产品线属于微度假。鲍将军介绍,超级文旅Mall(HiSphere)瞄准新一轮城市存量更新浪潮,以文旅思维重塑商业空间,集文化、娱乐、演艺、主题乐园、购物、餐饮等多元体验为一体,让商业在文旅场景中自然生长,打造特有的城市度假生活方式。
“我认为到2035年,复星旅文会做到5家,这个产品线肯定是在一线城市。”鲍将军向界面新闻表示。

复星旅文首个超级文旅Mall已经落地重庆。鲍将军表示,“经过一年多创作,‘Hi·重庆’应该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产品。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城市精神地标,定位是一个城市的赛博朋克博物馆,可以穿越时间周期,既有一万年的历史文化元素,又有当代科技元素。”
据其介绍,该项目原来每层的租金约3元/平方米,共4层,现在达到了15元/平方米。“其实现在一层就将原来整个四层的租金都收回来了,所以叫文旅生长出来的商业。”
鲍将军认为,重庆这个超级文旅Mall应该会成功,成功后,这条产品线会走得很快。“国内未来可能很长时间内都在解决存量问题,存量资产是文旅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复星旅文2026产品观”大会上,复星旅文集中完成了位于广州、重庆、杭州龙坞、济南、西安太白山、合肥、泉州、舟山 等多地的14个合作项目签约,其中包含7个超级度假村项目、6个超级度假区项目及1个超级文旅Mall项目,为复星旅文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项目集中落地。
接下来,复星旅文会围绕这三条产品线快速发展,基本是轻资产模式。鲍将军告诉界面新闻,“未来肯定会再进入新的资产,可能通过其他手段快速做大,横向发展会增加体量,纵向发展增加利润。”
2025年,“轻装上阵”后的复星旅文实现业绩增长。
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复星旅文收入约95.3亿元,同比增长1.3%;经调整净利润约4.6亿元,同比增长42%;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15.8%。
复星国际联席CEO、复星旅文董事长徐晓亮认为,迈入“十五五”,文旅产业正迎来以高品质、多元化与创新体验为特征的新一轮结构性升级,复星旅文将坚定聚焦度假赛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